早前日本多次接触美国,试图避免“关税战”降临,为此做了很大让步。达成的美日协议,更是被日本不少人骂做“卖国协议”。可伴随着最后期限将至,美日协议的事情,却和想象中有点不太一样。日本这波宫斗相当炸裂。
先来说一件“小事”。综合美媒《彭博社》和日媒《共同社》的消息,本月5号,在日本众议院的预算会议上,石破茂在回应关于日美最新的贸易协议相关话题时,力挺特朗普,认为美日这份协议是“双赢”的局面。可被质疑为什么这份协议没有任何的书面内容,又前言不搭后语的表示,这协议“难以执行”。
我们先来说结论,再来解释。结论就是,石破冒看似矛盾的表态,背后折射出日本政坛激烈的权力博弈,也暴露了美日同盟关系的深层裂痕。石破茂模棱两可的话,既是对美国施压的巧妙回应,也是对国内政治对手的策略性防御,将一场围绕协议签署的"宫斗大戏"推向高潮。
为什么日本和美国的这个协议,争议这么大呢?协议中,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,并开放长期受保护的大米等农产品市场。双方还计划在阿拉斯加成立液化天然气合资企业,深化能源合作。作为交换,美国看似也在协议里做了让步,将日本的"对等关税"从原定的25%下调至15%,但要命的是,协议瞄准了日本的汽车产业。要知道,日本对美出口里面,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了对美出口总额的34%,去年出口额达到7.2万亿日元,涉及日本500多万人的就业。若美国坚持加征汽车关税,可能导致日本经济损失13万亿日元,占日本名义GDP 的2%以上,这对本就疲软的日本经济无疑是沉重打击。
所以,一定程度上来说,这是特朗普瞄准了当前日本政治形势,执政党“自民党”选举失利,进行的一次趁火打劫。通过放大经济问题和产业困境,制造可能出现的“下台风险”,逼迫日本政府就范。
所以,了解了美国的手段和目标之后,回过头来看石破茂最近在美国问题上表现出来的“傻模傻样”就能明白,石破冒不过是在装傻充愣,规避被当成政治靶子。为什么?
第一,石破茂本就处于支持度上的劣势,如果协议真签了字,那基本就是个身败名裂的下场。别说下台了,搞不好还会步安倍的后尘。所以这协议必须“不签”。第二,石破茂不签协议,美国人就要对日本汽车产业动手,经济一旦崩了,石破茂还是要下台。所以,就是让事情保持在一个“存在但一观测就坍塌”的“量子状态”。有共识有口头协议,就是没有书面协议。签了,又好像没签。一来敷衍一下特朗普,二来保证自己将来还能解释一下、不会身败名裂。
当然,可能有人要问,难道美国就没法强行逼迫日本签字吗?有的,但问题是,这就必须把石破茂搞下台,换一个听话的人上来。而问题是,日本现在的执政党确实失势了,但不代表在野党就一定有优势可以上台。美国唯一的机会,是在自民党内部扶持一个人起来。可扶持起来的人,上来就要“卖国”背黑锅,真要在短期内找这么个忠心傀儡,也着实有些为难美国人了。
所以,日本现在对美国就一招,硬拖。石破茂就这么“装傻充愣”,你说啥他都点头,可就是死活不签字。“卖国”的锅,他可不想扣到他自己头上。
启盈配资-低息配资平台-专业的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体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